青山区红卫路街道东兴社区党委书记 杜智
【案例背景】
凝聚楼栋力量
共绘治理新篇
东兴社区由4个新建商品房小区组成,共有居民6000余户、约15000人。社区治理面临矛盾纠纷多、遗留问题多、居民需求多,小区管理难、人员融合难、社区发展难的“三多三难”问题。社区党委从楼栋邻里单元着手,通过和邻有约、亲邻互助、惠邻共建、乐邻同欢、学邻共进等“五邻连兴”工作法,绘出社区治理同心圆。
【治理办法】
“五邻连兴”工作法
串联和谐东兴
和邻有约。社区党委依托“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组织“天天敲门组”、“119”服务小分队、党员先锋队等,通过“线上+线下”遍访联系摸清民情,绘制楼栋微网格示意图,标注小区党员、特殊困难户、残疾人、独居高龄老人、一般高龄老人、退役军人、志愿者等人群分布情况,精准对接不同群体所需、所思、所盼,更精准精细开展关爱服务,将群众紧紧凝聚在社区党组织周围。
亲邻互助。深入开展“党的声音我来传”活动,凝聚在职党员、业主委员、物业公司、社区达人、新就业群体等多方力量,在小区楼栋成立“邻聚力”帮帮团,在敲门入户、邻里结对、问需解难中听取居民意见、了解群众需求,持续性开展党课宣讲、敬老助老、教育帮扶等微帮服务,营造邻里互帮互助互爱的融洽氛围,形成“困难大家帮、资源大家享、问题大家解,活动大家办”的楼栋议事机制,将党的关怀送到居民心坎上。
惠邻共建。整合资源优势、强化多元服务,以“楼栋邻里联谊会”为落脚点,推动“美好家园我来建”。联合下沉单位区政协、普仁医院开展“微心愿”认领、健康义诊、清洁家园等各类服务活动;链接共建单位武汉市城郊检察院资源打造“红色文化长廊”;携手“两新”组织北湖德诚设备有限公司党支部、壹诺志愿者服务中心党支部为独居老人送“小红花”;联动业委会、大华物业,办好亮化小区路灯、翻新垃圾转运点、增设电动车停车棚、改造地库环氧地坪、地下车库墙面翻新等民生实事16件;协调小区商铺承办“幸福食堂”,为1200余位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解决用餐难题,形成“邻里一家亲,干群心连心”的新格局。
学邻共进。为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学习氛围,发挥590户“党员家庭”先锋模范作用,招募吸纳85名下沉党员、居民骨干、小区能人等择优编进社区达人名册,让居民成为幸福生活中的主导者。建立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青少年标兵等示范岗,深化“先锋榜样我来当”行动,激发小区好党员、好市民发挥优势特长,在“周五趣学堂”开展党的政策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家风家训共传承等6次课程,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惠及千余人次。大家群策群力,投工投劳,打造楼栋特色文化墙、维护“橙意”共享书屋、参与“只此青绿”绿植认养等“七彩七同”微项目,形成更加稳定而紧密的治理共同体。
乐邻同欢。壮大诗词、合唱、戏曲、舞蹈、民乐等8支文艺队、1支乒乓球队、1支宝妈护苗团力量,唱响“新时代成就我来赞”旋律。围绕“楼栋邻里文化”搭建交流平台,发动工业版画、古车模型、漫画、剪纸、根雕等文化达人15位,共创作惠民政策、时代发展、科技成就等作品316幅,形成最美东兴瞬间文艺作品展;设置小区“兴畅享 幸福里”微论坛宣传栏,居民随心分享幸福生活感悟、点赞身边好人好事好景,持续不断增强居民对小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成效与启示】
党建引领是核心:通过党组织统筹资源,下沉党员、网格骨干、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不断凝聚,做到邻里事邻里议、邻里忧邻里解,促使居民自治能力进一步增强。
资源整合是关键:链接共建单位资源、发挥社区能人特长将闲置楼栋空间打造成集体议事、学习、休闲的公共客厅,既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又树立了先进榜样,实现社区治理提档升级。
居民参与是根基:党员干部、热心居民和邻里长在“楼栋邻里联谊会”加深感情、通过日常“串个门”“搭把手”“帮个忙”,主动建言献策参与社区事务,形成治理方案更贴合实际需求、执行更加顺利的良性循环。
通讯员肖灵 曹莹 聂贝 实习生程稣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