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鹤楼沿铁路旁步道一路走来,大成路天桥一侧的户部巷里老与新在此交汇,穿行过特色汤包、豆皮等美食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成了游客问询、商户交流、居民纳凉读书、快递员充电休憩的共享空间;一楼玻璃房内,换班的外卖骑手从冰箱中取出冰饮解暑;议事厅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居民们商议民生事项。乘坐电梯上行至四楼,高校志愿者正为社区暑期托管班的孩子们讲解科普知识,今年托管班的孩子里,新增了两名外卖员的孩子。幸福食堂不远处的停车位,新添了12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方便居民和商户就近充电。
武昌区中华路街道户部巷社区位于武昌古城核心区,是“汉味早点第一巷”户部巷特色街区所在地。社区总面积0.35平方公里,现有9个网格,常住居民8200余人,是典型的开放式老旧社区,地缘上呈现“街区+景区+社区”高度叠加的特征。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推进“三区融合”优化治理格局。户部巷社区党委书记翁文静介绍,以强力红色引擎,焕新古巷颜值,老旧小区改造,景观小品美化亮化,历史建筑修建复建,公园广场提档升级改造等;绽放古城活力,打造新场景、催生新业态,文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如斗级营工程全面开街、武昌饭店整体改造等;探访老街老故事,讲好建筑历史与特色、创业故事与主营产品,定期开展交流和文化沙龙活动,引导本地居民与游客认识建筑文化价值,形成地方认同感;凝聚老巷心声,抓好“一老一小”服务群体,共建商居守护联盟,关注新就业群体户外工作者,做好关怀帮扶,发挥多元主体志愿服务热情。
目前,社区积极开展民主路广福坊片“一老一小”整合服务优化提升,通过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老幼同乐”专业团队进驻,科学设计绘本共读、代际互动、教养贴士等环节,吸引数十个家庭参与。孵化了“温暖夕阳,托举朝阳”志愿团队,以高校志愿者作为激活力量,招募组建高校志愿者、小小志愿者与家长志愿者团队。
两个月前,广福坊9-12号老旧坡道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原本陡峭狭窄的“烦心路”变成平坦宽敞的“安心道”,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一变化是社区联合共建单位湖北省政协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化基层协商共治的生动实践。
◎社区居民说
民主路片区第二网格居民杨祁珍:广福坊现在有了墙画、沿途有板凳坐,我们走累了可以歇下脚,还安装了晒衣架、健身器材等。以前有坡子总摔跤,现在回家的路很顺畅。
民主路片区第三网格居民万保萱:这一片的商业氛围浓,老街坊们的情谊也很浓。作为“一老一小”服务队志愿者,平时邻里出门会互相关照,如果有谁一两天没有出门没在院子里散步了,大家会结伴去问一问。快递员的孩子也进了暑期托管班,大家互帮互助、共建共享。
通讯员王芳 郑嘉欣 实习生阮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