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杨娟娟 通讯员王敏 张全录)七旬老人确诊早期肺癌,需尽快实施手术,然而慢阻肺导致他肺功能低下,无法满足手术要求。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医生请来特殊“援兵”破解难题,昨日患者康复出院。
72岁的周师傅体型肥胖,长期吸烟,患有慢阻肺、冠心病、腹主动脉瘤等多种基础疾病。去年,他在体检中发现肺部有一个直径20毫米的结节,一年内迅速增大到直径30毫米。当地医生判断,该结节极可能是肺癌,但周师傅因慢阻肺导致肺功能严重不达标,无法实施根治手术。
7月中旬,周师傅转入武汉市肺科医院,外科副主任蒋钰辉看到CT片上这个如毛栗子状的肺结节顿感不妙,后经病理诊断确认,这确实是浸润期肺腺癌,需要尽快手术。然而周师傅肺功能多项指标异常,甚至达到了二型呼吸衰竭的程度,手术麻醉出现意外的风险极高。
蒋钰辉立即与康复科、呼吸科联合会诊,制定了系统的肺康复训练方案。经过一周的呼吸训练、有氧运动训练、胸廓扩张训练及各类器械训练,患者憋闷状况明显减轻,与此同时,改善小气道通气状况的药物也达到了预期效果。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周师傅肺功能明显提升,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改善,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相关指标达到肺癌手术要求。
上周,周师傅的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无需进行放化疗。为了改善患者的慢阻肺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医生为其制定了新一轮肺康复训练计划。如今,周师傅可以脱氧自由活动半小时以上,相比术前肺功能有了质的提升,已于昨日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