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疲乏可能是由于缺乏某些营养素。在高温酷暑下,身体大量出汗,不仅容易流失水分,还会带走钾、镁等矿物质以及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同时,热天食欲减退,常导致优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肉类、鸡蛋、奶制品)和B族维生素(主要来源于全谷物、豆类)摄入不足。虽然维生素C不易随汗液流失,但高温可能加速其消耗,间接导致维生素C不足。当这些营养的供应无法跟上流失和消耗时,便会引发疲乏,表现为身体沉重无力、四肢发软、注意力难以集中、反应迟钝等,情况严重时症状还有差别。
B族维生素。严重缺乏除了会导致疲乏,还可能伴有四肢刺痛、反复口腔溃疡、烦躁健忘。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包括:全谷物(如小米、燕麦)和杂豆,可以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动物肝脏和蛋黄,可提供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7;深绿叶菜(如菠菜)和坚果(如腰果),能增加叶酸和维生素B6。推荐两道家常菜:果仁拌菠菜、杂粮饭团。
钾。严重缺乏者下肢瘫软、站立困难,伴随心慌和早搏,甚至会因呼吸肌麻痹而窒息。富含钾的食物有毛豆、紫菜、土豆等。推荐两道快手菜:盐水煮毛豆、紫菜蛋花汤。需要警惕的是,肾病患者补钾需遵医嘱,服用利尿剂者需监测血钾水平。
镁。严重缺乏会导致肌肉颤抖(如眼皮跳、小腿抽筋)、焦虑失眠、头痛,甚至冠状动脉痉挛、胸闷。富含镁的食材包括南瓜籽、黑巧克力(可可含量超过70%)、荞麦等。推荐两个快手菜:菠菜拌南瓜籽、可可燕麦杯(即食燕麦、纯可可粉和牛奶混合后冷藏,吃之前撒上南瓜籽碎)。
蛋白质。严重缺乏时会虚弱得如“踩在棉花上”,轻微活动就气喘,头发干枯易断,指甲出现纵向裂痕,下肢按压后凹陷水肿,免疫力下降导致反复感染。高效补充蛋白质需“质量并重”,优选鸡蛋、豆浆、鸡胸肉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材。推荐两道家常菜:蒸蛋羹、杂豆奶昔(将30克煮熟的红豆、20克燕麦和200毫升热豆浆打成糊状)。
维生素C。严重缺乏时,轻微碰撞就会出现淤青,伤口愈合极慢,还会牙龈肿胀出血、牙齿松动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材包括:甜椒、猕猴桃、莓果等。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C怕热、不耐久存,烹饪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需避免长时间水煮。推荐两道快手菜:甜椒蘸酱、莓果冰沙(将50克冷冻蓝莓、半颗猕猴桃和凉开水搅打均匀)。
水。严重缺水时,人会极度口干、无泪或少泪、皮肤回弹缓慢、尿液深黄且量极少、头晕或意识模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人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高温下可增加500毫升/天,运动后或生病时需增量。慢性肾脏病和心血管疾病者,需根据个人情况合理控制饮水量。
日常补水需避免猛灌冰水或用饮料完全代替水等,夏天建议喝18℃~45℃的白开水,有助于身体吸收利用,解渴效果好。日常可少量、多次饮水,每次喝150~200毫升,如果觉得不够解渴,3~5分钟后可以再喝一点。此外,多吃黄瓜、番茄、西瓜、生菜等高水分食物,喝清汤、稀粥等,也有助于补水。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博士 陈梦婷
生命时报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