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踩油渍、开窗听叫卖、行车如蜗牛……这是洪山区瑞景路的昔日写照,经过半年整治提升,这条600米长的道路如今变得干净整洁,马路摊贩搬进了便利菜场,居民买菜方便了,小贩们的收入更稳定了。
便利菜场人气旺
8月19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与石牌岭路交会的瑞景路,放眼望去,绿树成荫,整洁的人行道紧邻洪山菜薹公园,不少市民在公园散步晨练。
家住鸿岭花园的刘香莲晨练结束,就到马路对面的瑞景便利菜市场买菜。清晨,菜场人声鼎沸,豆角、茄子、竹叶菜等夏季时令蔬菜整齐摆在摊位上,新鲜的猪肉、鸡肉、水产吸引了附近居民前来购买。
“这里的菜新鲜、便宜,以前都摆在人行道上卖,环境蛮差,现在搬进来了,干净多了。”刘香莲每天总是习惯到黄卫国的菜摊买菜。
黄卫国以前是一名占道摊贩,如今也搬进了便民菜场,“搬进来当然好啊!以前在人行道卖菜,经常被投诉,总是躲躲藏藏。现在好了,环境干净,顾客稳定,收入也稳定,我只管安心卖菜”。
住在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的黄女士一边往小拖车装菜,一边对记者说,她隔两天就过来买一次菜,“菜价便宜,不差秤。现在有了菜场更放心,老板服务态度好,有诚信,不管多远,我都会过来买菜”。
卖卤菜的杨菊连和老公也在便利菜场租了一个门面,以前夫妻二人在石牌岭附近卖卤菜,“我们看中了这个菜场人气旺,租金便宜,所以就搬过来了”。
摊贩“集中入市”,多方共赢
瑞景路附近有鸿岭花园、滨湖·名邸、百瑞景等多个小区,还有一所小学,日均人流量超2万人次。多年来,自发形成的马路菜场、夜市排档虽然满足了部分市民生活需求,但违章占道、交通堵塞、油污噪声扰民等问题,也给不少市民心中“添堵”。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洪山区城管执法局与洪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行动起来。今年2月起,洪山街道启动“清晨攻坚”行动,针对6:30—9:00的早市占道摊群,进行“普法教育+集中整治+定点值守”。5月初,整治重点转向占道夜市。
“光靠‘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会让问题反复反弹。” 洪山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周新立告诉记者,他们同时探索“疏”的办法,积极协调洪山菜薹基地,巧妙将瑞景路一处闲置空地改造成规范化的瑞景便利菜市场,引导原先占道经营的摊贩“集中入市”,由管理方统一规划摊位、规范经营时间,并配备专人负责卫生保洁。
“变化十分明显。”周新立介绍,目前早夜市已吸引60多家摊贩入驻菜场,解决了60多个家庭的生计问题。同时,市民对于人行道被占、环境脏乱差和噪声的投诉也越来越少。
菜薹基地相关负责人夏会勇介绍,作为运营维护方,他们设置了阶梯式摊位费,安排管理专员每日维护秩序,并在经营结束后进行清扫保洁。市场改造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也增加了基地收入,实现了多方共赢。
洪山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武汉城管推进100处特色街区、早夜市规范外摆经营点位提质。瑞景路的蝶变不仅解决了民生痛点,平衡了“烟火气”与“整洁度”,更让商户从“被动服从”转向“主动参与”,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受益者”。
文图/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王越 朱仙红 谢卓维 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