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明眺生)8月19日,根据武汉鸟类爱好者在公园中录下的鸟叫声识别出的一只野鸟,被认定为武汉第479个鸟类新记录。这是武汉首次“闻声识鸟”确认鸟类新发现。
4月20日傍晚,武汉鸟类爱好者王妍、黄志强、王琳、高学锋在马鞍山森林公园观鸟时,听到一处山坡茂密的灌木丛中,持续传出“喔~喔~”的陌生鸟叫声。他们意识到可能遇到了鸟类“稀客”,马上将镜头对准灌木丛,并掏出手机录音。
录音过程中,他们能感知到这只鸟儿一边鸣叫,一边在灌木丛中来回走动。为了一睹这只鸟儿的真容,他们在灌木丛附近守候约4个小时,但这只神秘的鸟儿始终未露面。直到当晚10时许,他们才不舍地离开。
事后,四位鸟类爱好者将记录到的鸟叫声提交给市观鸟协会。由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朱雀会)秘书长、中国鸟类学会会员雷进宇,市观鸟协会鸟类专家麦康等组成的专家组,将该鸟叫声与全球性在线数据库和社区平台Xeno-Canto的鸟叫声进行频谱比对。该平台收录超过100万条鸟类录音,覆盖全球超过99%的鸟类物种,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鸟类声音数据库。
经专家比对辨识,确认鸟叫声由白喉斑秧鸡发出,其叫声没有相似的物种发出。专家组据此认定,发出鸟叫声的这只白喉斑秧鸡,为武汉市第479个鸟类新记录。王妍、黄志强、王琳、高学锋为该记录共同发现人。这是今年以来武汉第8个鸟类新记录。
资料显示,白喉斑秧鸡为鹤形目秧鸡科鸟类,国家“三有”(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省份,多在山脚浓密的灌木丛、森林边缘等地活动。其习性羞怯,白天喜欢躲藏在草丛中,常在夜晚鸣叫。
市观鸟协会会长明亮称,这只白喉斑秧鸡可能是路过武汉迷途的夏候鸟。因发现时正值其繁殖期,故采纳专家建议,推迟了新记录发布的时间。新记录发现者之一的黄志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观察时如果大家离灌木丛再近一点,这只鸟儿惊飞,很容易拍到它的图片,但是大家都没有这样做。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前不久,湖北省南漳县一支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在整理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拍摄到一只胸部呈栗色,腹部黑白纹路相间的鸟类。经专家鉴定,确认为白喉斑秧鸡。这是我省首次清晰地记录到白喉斑秧鸡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