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让家具更懂老年人需求

适老家具设计指南国家标准发布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消费市场迅速扩容,消费者对于适老化改造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图据央视《小央画话》

    记者8月25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适老家具设计指南》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立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与生理心理特点,从适老家具的外观材料、智能化、功能配置等方面提出细化设计要求,旨在提升家具产品与老年人需求的适配度。

    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适老化家居产品设计、生产、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更多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家居产品上市,让老年人享有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高品质家居生活。

    【发布】

    紧密贴合适老化需求

    标准明确外观材料设计时应考量潜在的风险。产品主色调宜选择浅米色等柔和的中性色,辅助色宜选择浅黄色等低饱和的暖色调,与墙面、地面的颜色需形成适度对比,以便老年人清晰识别边缘,减少磕碰情况的发生。鼓励采用天然环保材料,不使用带有刺鼻气味、易引发过敏的材料,沙发等软包家具优先选用高阻燃材料。产品高度、角度应尽量设计为可调节式,外露部件需做到圆滑流畅,整体结构需稳固结实,扶手需具备防滑性能,座椅坐垫等易脏部件要便于更换、拆洗。

    标准强调智能化设计时应遵循简单实用原则。提倡引入适合老年人的智能设计,智能应用的交互形式需易于学习和理解,操作提示要明确直接,且能根据使用者的认知水平进行调整。控制器和操控系统需与家具功能、使用环境相适配,操作流程应尽可能简化,从而避免因误操作带来的危险。若产品具备健康远程监控功能,相关数据需实时反馈给经授权的家人、监护人或医护人员。

    标准要求功能配置设计时应紧密贴合适老化需求。产品功能宜基于老年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必要时可增加辅助功能的适老化部件,如座椅类产品配置防滑脚垫、扶手、靠背等,柜架类产品配置辅助照明、支撑把手、升降挂衣杆等,床和床垫类产品配置安全护栏、健康监测与预警装置、助起身与翻身装置等。

    【解读】

    安全易用舒适智能

    据悉,该标准围绕老年人用家居产品的安全性、易用性、舒适性和智能化,对家居产品适老化设计提出指导方向。

    一是从感官、健康、语音交互、认知等方面对安全性提出规范,保障老年人使用安全。

    二是针对老年人感官功能特点,调整优化产品功能与操作,简化操作流程、降低使用难度,避免老年人误操作。

    三是兼顾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要求座椅、床垫、照明设备等产品设计符合人类工效学原理,确保使用时的舒适感。

    四是鼓励家居产品融入远程监控、健康监测、紧急呼叫等智能化功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体验。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适老化相关标准正加速落地实施。

    据悉,早在1999年我国便发布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 122-1999),聚焦养老机构、老年公寓等集中照料场所,规定了建筑层高、走廊宽度、卫生间扶手等基础参数,标志着我国适老化标准的起步。

    据不完全统计,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覆盖百余项标准的全链条体系,逐渐形成“国家—团体/行业—地方”适老化标准体系,涉及场景也从早期的养老机构扩展到居家、社区、交通、医疗等各个方面。

    据新华社电

    【链接】

    家居行业加速布局适老化改造新蓝海

    市场需求释放

    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

    随着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需求日益凸显,适老化改造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契机。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测,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比重6%;预计2035年将达到30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7%。产业具备长达数十年清晰、稳定的成长逻辑和行业红利。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家居行业向适老化发展是一个战略性方向。适老化改造已从单一的卫浴产品扩展到全屋定制、智能家居、装修服务等多个领域,成为家居行业的新增长点。

    业内专家表示,适老化市场近年来开始升温,背后是人口老龄化加剧,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从市场来看,适老化产品的信息和购买群体是分离的。购买产品的可能是儿女,但在使用时是老人,可能会造成需求不匹配的情况。

    破局发展难题

    从“有”到“优”的进阶之路,是适老化市场发展所要面临的挑战。记者走访时了解到,很多消费者认为适老化改造就是简单的增加扶手、加强防滑等方式,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消费者于先生表示,适老化改造其实很复杂,并不是单纯地买一套完整的产品,还需要定制化安装。爷爷奶奶的身高不同,因此在家装扶手时,也会考虑到这些因素,设置不同高度的扶手。同样的适老化产品,其实到了不同的使用者手里时,需求也会因人而异。

    事实上,除了消费者对适老化改造认知的偏差之外,标准的不统一、服务标准化与专业化程度不足等问题也伴随着产业发展。卖场工作人员表示,适老化改造的基础,是要确保使用者的安全。比如同样是扶手,有的品牌用塑料材质,有的则用不锈钢,不同材质承重差异能达到50公斤。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政策完善、技术进步和市场成熟,适老化改造将从“小众需求”逐渐成为“大众刚需”。未来,在智能家居、适老建材、社区服务协同作用下,老年消费群体将真正实现“居家养老,安心养老”,家居行业也将在“银发经济”的蓝海中找到新的增长极。

    据《北京商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