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做江河湖泊的终生代言人

    八岁那年,我从无锡的太湖边“移步”到武汉的月湖畔。

    爸爸接我回家途中,从公交车车窗里看到眼前的长江时,我不禁问道:“爸爸这里也有太湖啊?”

    “这可不是太湖,是长江,我们经过的这座桥,就是武汉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桥……”

    后来,爸爸又让我知道了月湖和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

    从20世纪60年代起,我开始关注这个由五百多年前、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时形成的湖泊,尽管那时的我还不是有意去观察了解,但半个世纪前的月湖,至今还记忆犹新。

    就在我不经意间,月湖悄然由月湖农场变成了月湖公园、月湖风景区,蝶变成“武汉最美客厅”。

    我将旧貌换新颜后的月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颦一笑、一点一滴,写成“作文”、拍成照片,分享出去。

    2014年8月,武汉市园林部门公开向社会招聘各个公园的市民园长,我被聘为月湖公园的市民园长,至今已经十一年。

    今年三月,我又被武汉市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聘为“民间河湖长”,短短五个月,我相继在晒湖、南湖、墨水湖、龙阳湖、野芷湖、巡司河、严西湖、南北太子湖、多个微型水体,和汉江南岸嘴水域、江汉桥水域、晴川桥水域、知音桥水域、月湖桥水域,以及自长江二桥至白沙洲大桥等五座大桥段沿途巡江巡湖,观察、了解水环境和湖泊保护情况,短短五个月,总行程达五百多公里。

    不仅如此,我还和其他民间河湖长一道,组织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的学子们一起,在汉口、武昌、汉阳江滩开展检测长江水质、美化江滩环境、向游客市民宣传环保、净捡垃圾等公益活动,累计十余次。长江边,我给大学生们讲大禹治水、讲长江的“来龙去脉”、讲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意义。

    每次履行义务,我总会将眼前江河湖泊的美丽景致收藏进手机的相册。无论是月湖、东湖,还是长江、汉江,每当赏心悦目的画面跳进我的眼帘时,手机总会情不自禁拍下那精彩瞬间,并在第一时间分享。

    今年三月的一天,我在武昌平湖门段巡江发现,闯入视线的江水竟然是如此清澈,不禁直播起来,随后,我还及时编辑成短视频分享。不少网民、特别是武汉的市民看到后,纷纷点赞,他们为长江武汉段的江水如此清澈而倍感荣耀和自豪。

    粗略算起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为江城武汉、特别是大江大湖拍摄的美图,超过十万张,从2014年9月至今,我志愿服务的时间累计一万小时。我也因此先后荣获了武汉市最美志愿者、武汉楷模等荣誉称号。

    荣誉将激励我在志愿的路上永不停歇。最后,我想说的是,武汉作为“百湖之市”,我这个民间河湖长将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拍遍江城的每条江河、拍出每个湖泊的精彩神韵,我愿做江河湖泊的终生代言人!

    朱旺国(68岁)  

    汉阳区琴断口街道七里一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