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与白血病抗争9年,他考上华科大

    小宇收到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武汉晚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龚雨西)“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近日,18岁的小宇(化名)拆开了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儿Ⅱ科的治疗团队发去喜讯。

    小宇曾是一名白血病患儿。2016年10月,正读小学四年级的小宇突发持续低烧、面色苍白,经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医疗团队一系列详细完善的检查后,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突如其来的噩耗,让这个家庭笼罩在悲痛恐惧的情绪之中,但他们没有被命运击垮。“孩子化疗时吐得连水都喝不下,手里却紧紧抓着课本说‘我想上学’。”儿Ⅱ科护士长刘晓琴回忆起初见小宇的场景,仍然记得那个瘦弱男孩的枕头下藏着的数学错题本。

    为了让小宇早日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Ⅱ科医疗团队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系统治疗的3年,是医护团队与小宇共同“闯关”的3年,从起初诱导缓解期的凶险,到巩固治疗期的感染风险,再到后来维持治疗期的药物反应,每一步都考验着团队的医疗技术与患儿的生命韧性。

    根据病情变化和患儿的生长,该院儿Ⅱ科医疗团队及时微调治疗方案,不断调整化疗药物剂量。2019年,小宇的身体达到出院标准,回归校园生活。之后一直进行严格的随访监测,定时复查血常规和骨髓细胞学。

    “长期无病生存是儿童白血病治疗的重要目标。”小宇的主治医师、儿Ⅱ科石清照副教授说,收到报喜和致谢的微信后,她又翻看了一遍这几年小宇的治疗档案。从精准制定化疗方案时的反复推演,到应对治疗中突发状况的果断处置,再到9年如一日规范严谨的随访监测,每一个数据的背后,都是对医学极限的挑战、对生命细节的敬畏。正是这份严谨认真的专业水平,为小宇铺就了走进“人生大考”的底气。

    “小宇的案例证明,规范治疗能让患儿回归正常生活。”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Ⅱ科负责人刘苗副教授介绍,该科近5年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长期无病生存率已达8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