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9月02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避免后期“增设难”,居民建言——

将配建地面电动自行车棚纳入小区规划

    武汉晚报讯(记者尹勤兵)“希望武汉在‘十五五’规划中规定新建小区配建地面电动自行车棚,从源头杜绝因后期选址问题导致的‘增设难’。”9月1日,家住武汉市东西湖区中铁阅湖郡的周先生通过武汉城市留言板提出建议。

    周先生所在小区交房两年以来,由于未配建地面停车棚,业主始终为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问题所困扰。业主电动自行车统一放在5栋地下室,出入通道狭窄、连续直角转弯,通行极为不便,雨雪天气易摔跤。“大量电动自行车集中于地下充电,也让人不放心。”周先生说,“如果交房前就规划建设好地面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大家的担心就不存在了。”

    周先生反映的问题,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并不少见。多个小区业主反映,由于小区建设时没有配建地面电动自行车棚,现在因为“占用绿化”“影响采光”等原因,存在“增设难”。

    据了解,根据2014年4月1日起施行的《武汉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要求,新建居住项目需按比例配建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现状小区新建停车棚则由社区组织居民意见征询,物业或社区筹资建设,并须符合消防标准。

    “从目前来看,居民对电动自行车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建议重视电动自行车棚,特别是方便充电的地面车棚的建设。”周先生建言,武汉将配建地面电动自行车棚纳入小区规划,在小区新建阶段就建好,充电棚设计应科学合理:远离住宅但距离适中,配备完善消防设施,设置雨棚和照明,预留充足充电接口,并与小区整体风格协调。

    周先生表示,提前规划建设地面电动自行车充电棚,不仅可以避免后期邻里矛盾,还能更好地融入小区环境,减少后期增设带来的突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