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杂物堆积的架空层,如今变身时尚明亮的“江邻共享客厅”;曾经斑驳褪色的休闲长廊,如今成为展示小区文化的亮丽风景线;曾经疏于打理的公共空间,如今成为老少聚集的共享客厅……
今年以来,武汉经开区沌口街道建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立足“小切口、微治理”模式,以“萤火”为媒,发动居民开展“萤火议事”,围绕“共谋、共建、共管”,分级分类有计划实施辖区架空层升级改造“江邻共享客厅”、天然气入户、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增设等居民急难愁盼共三大类11个实际难题的一系列民生实事,让老小区焕发出新活力。
“咱们楼的架空层能不能改造成公共客厅?”党员程良胜说道,郑汉琴阿姨接着提议:“儿童活动区域需要增加安全设施,防止高空抛物可以增设遮阳棚”……每个月,分布在各个小区楼栋的“萤火议站”里,居民们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着社区的大小事务。
社区负责人介绍,通过组建“萤火志愿服务队”、设立“萤火议站”,社区为居民搭建了常态化议事平台,让每个居民都能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社区负责人说:“就像萤火虫一样,每个人发出微弱的光,汇聚起来就能照亮整个社区。”
华茂品江小区2栋的架空层此前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停放了电动车、堆砌了居民的废旧物品,空间利用率极低,且环境较差,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体验,更无法满足居民对于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6月以来,在架空层改造过程中,“萤火议事”展现了强大生命力。社区线上线下通过“萤火议事”,收集居民建议97条;开通“云监管”让大家伙监督工程进度;链接市、区两级政协委员为共享客厅提供延伸精细“一老一小”服务;居民自发为邻里空间捐赠儿童书籍与玩具。
“提意见的时候认为只是一个美好的希望,没想到就做成了,以后大家就有坐一坐聊一聊的地方了。”居民郑汉琴自豪地说。
除了共享客厅,社区还通过“萤火议事”完成了航运宿舍部分污水及雨水管道整治、建华社区B区休闲文化长廊翻新、建华社区C区部分道路硬化等微改造。每个项目都凝聚着居民的智慧和汗水。一个个“萤火驿站”,一场场“萤火议事”,一支“萤火志愿服务队”,正用点点微光,照亮基层治理的创新之路,也让老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社区居民说
华茂品江小区居民彭莹:之前最头疼的就是带娃出门没合适的地方落脚。多亏了“萤火议事”,大家一起商量着,还有共享客厅里居民捐赠的儿童书籍和玩具,我周末经常带孩子来这儿看书,碰到其他家长还能交流带娃经验。住在这里,能真切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分子,这种满满的归属感,就是最实在的幸福!
业委会主任余道宏:活了大半辈子,就好这口象棋,以前总为找地方下棋犯愁,现在共享客厅专门给我们留了下棋角,桌子稳当、凳子舒服,亮堂堂的屋里不管刮风下雨都能聚。每天下午我准点约上老棋友“开战”,旁边还有老街坊凑着看棋支招,那股热闹劲儿,比赢了棋还舒坦!
通讯员黄曼 黄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