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11日出生的大哥,整七十岁了,大哥不仅是我的兄长,更是我的救命恩人,如果不是他当年果敢地跃入水中,我的小命恐怕在1966年8月的那天就戛然而止了。
那是我刚从无锡太湖畔的祖母身边来到武汉爸爸妈妈的家中仅十来天后的一个下午,街坊同龄的孩子约大哥和我一起去附近的游泳场“玩水”。来到游泳池边,“你到底会不会游泳”,大哥再三向我确定,“会”,我随口打“哇哇”。跳,邻居孩子一声“令”下,我想都没想地稀里糊涂跳入水中。
瞬间,我在泳池里起起伏伏,一口水一口水地喝。并没有和其他孩子一起下水的大哥一直在岸上观察。不好,觉察到我根本就不会游泳的大哥,迅速跳入泳池,拼命把我从水中给救了上来。
很多年后,当我谈及这事,大哥随口道:“别说你是我兄弟,就算不是,看到有人淹水,我也会跳下去救人的。”大哥质朴的话透着担当,救我那年他不满十一岁。从小,大哥在父母亲身边长大,自然比我们三个弟妹更早承当爸妈左膀右臂的重任,那年月的孩子,有几个没有吃苦受累的,特别是大哥大姐们。
1969年5月,妈妈英年早逝,大哥十来岁、小弟小妹才五六岁,爸爸只身拖着重病的身体,抚养我们四个年幼的儿女。那段日子里,大哥是爸爸最得力的小助手。那时,他每天放学都要带些咸菜,赶上运气好,还能买到萝卜青菜,回家后又赶紧做家务、烧火做饭。大哥生性厚道、言语不多,可他对父母孝顺、真心待人、诚信做人、更有担当。记忆中,大哥吃的苦远比我们三个弟妹要多得多。
好多年后,爸爸先后为我们组建了各自的小家庭,四个孩子也分别有了自己的下一代,幸福生活也似乎微笑着走进朱氏家族的门槛。可不幸的是,1993年春节刚过,爸爸因罹患癌症住进了医院。为了时日不多的父亲,大哥毅然辞去单位的领导职务,回家专心照顾病榻上的老父亲。他特意将爸爸安排在自己家附近的医院,天天给他做可口的饭菜、精心调理爸爸的身体,尽量让爸爸开心,外面有了阳光,大哥就推着医用代步车带爸爸在医院的院子里晒太阳。在父亲住院的三个多月里,大哥天天如此,家里、医院,医院、家里,其孝心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三个弟妹,甚至是医院的医生和护士。
不幸的是,爸爸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都说父母在、家就在,爸妈相继过世,我们家族却俨然父亲母亲都还在的一样,亲热和睦,尤其没有像有些家庭那样为了父母的遗产和钱财而兄弟反目、手足相残。平日里,我们隔三岔五地走动,尤其是父母生日、祭日,大家都会相聚在一起,共同缅怀追思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每年除夕,大哥都会将我们三个弟妹邀请到他的家里团年。辞旧迎新的菜肴,都是大哥亲自掌勺,不少菜品还是从父亲那里传承下来的“私房菜”。
爸爸去世后的三十多年来,我们都和大哥一家团年守岁迎新春。为了减轻大哥的负担,近些年我们将春节的年夜饭安排在附近的餐馆,一家人其乐融融。如今,每个周末,我们兄弟姊妹都要聚会一次,吃顿饭、叙叙旧,感受兄弟姊妹间的血脉之情和天伦之乐。家族的微信群天天都有问候,天冷天热,大哥都会及时告诉我们几个弟妹,注意天气变化,各自保重自己。话不多,却让我们倍感温暖和温馨。大哥七十岁生日之际,我由衷祝福他晚年健康快乐幸福,并将这篇短文作为特殊的生日礼物,送给我们尊敬的大哥!
作者:朱旺国 (68岁)
汉阳区琴断口街道七里一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