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家旅行社到店人数和咨询量明显增加,而且超过七成顾客是银发消费者。相比去年同期,今年9月“银发出行”订单量增长近两成。统计显示,银发旅游人数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他们以慢节奏、深度游的方式,在人潮退去的风景里重拾旅行的本真乐趣。
老年团乐享错峰“慢生活”
“年轻时总想着打拼,退休后终于有时间看看世界。”年过六旬的熊大姐指着行李箱里的薄外套,笑着告诉记者。9月11日,她将与20位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团友”开启为期七天的迪拜之旅。与暑期走马观花的旅行团不同,该行程还特别设置老年文艺交流主题特色活动,让旅行兼具休闲与社交功能。
“9月的海边没有暑期的喧闹,能安静而悠闲地看海、品海鲜,这才是旅行该有的样子。”这几天,正在青岛旅游的老张在朋友圈晒图分享。据其透露,针对老年游客,景区还增设登山代步车预约点,并在休息区提供免费温水和急救药品,真的很温馨。
数据显示,9月,国内十大错峰游目的地分别为:贵州、新疆、四川、海南、云南、青海、上海、湖南、内蒙古、天津。其中,海南省9月文旅增速同比上涨58%,位列全国第四。
错峰游用户中,50岁以上的年长者占据较高比重。“9月错峰游,主要出游人群从亲子客群转变为中老年游客,产品也从以亲子体验为主转变为人文体验、观光游览并重。”众信旅游媒介公关经理李梦然介绍,“以欧洲产品为例,中老年游客对于一地深度游产品的关注度大大提升,瑞士一地、德国一地、法国一地等深度游产品受关注度更高。此外,长线邮轮等产品也成为这一时段中老年游客的报名首选。”
错峰出行“银发”福利多
虽然秋冬季不是旅游旺季,但因为中秋节和十一假期的加持,让旅游业者多了几分期待。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秋冬旅游产品预订已经开启,尤其是十一假期相关产品,预订热度已经显现。
今年,十一、中秋节再度“合体”凑出8天长假。较多用户选择在9月底提前开启假期出游。
“错峰旅游对我们老人来说,好处太多了!”刚从云南回来的退休医生黄阿姨正在细细地计算着这次旅游的花销。“同样的行程,9月比7月便宜2000元,机票酒店还能挑更好的。”在黄阿姨看来,除了经济实惠,错峰出行更契合老年人的身体节奏。
“暑期去故宫,拍张照片全是人,9月去太和殿广场,能静静感受红墙黄瓦的气势。”曾在暑期和9月两次游览北京的老林对比道。据某旅行社工作人员统计,9月份,许多热门景区游客量明显下降,而此时,老人们出游,便能更从容地欣赏风景、聆听讲解。
“夏天高温怕中暑,冬天寒冷怕感冒,9月的气候最舒服。”65岁的徒步爱好者老周就选择9月去爬黄山,“日均气温20℃左右,爬山时不会太喘,还能看到云海。"
而记者走访发现,一些旅行社也倾向于在9月推荐气候温和的目的地,如贵州、四川等地,既避开雨季,又远离严寒,契合老年人对舒适度的需求。
行业升级护航“银发游”
面对银发族日益增长的错峰旅行需求,旅游行业正加速升级服务。记者了解到,我市不少旅行社在9月份推出“银发专列”“老年主题旅行团”“养生旅居”“文化研学”等定制化旅行线路。
“我们也会提前收集老人的健康信息,安排适合的餐饮和交通。”一旅行社有关负责人透露,如今老年团不再是“低价走量”,而是转向“品质定制”,比如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低糖餐,为腿脚不便的老人安排无障碍民宿。部分景区也推出“老年友好型”改造,如增设电梯、优化标识系统、延长开放时间等,让银发游客体验更顺畅。
专家介绍,我国相关规定明确,景区应提供适老化服务。例如,根据旅游法规定,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享受便利和优惠。今年5月,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提升旅游服务设施适老化水平。
综合央视财经、《中国旅游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