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罗乐 朱仙红 谢卓维 徐坤)9月25日,位于洪山区武金堤路与杨泗港快速通道交会处的白沙滨江飞行基地,一名学员在教练的指导下,正在练习操控一台无人机。就在不久前,这里还曾是一块空置多年、环境杂乱的小微地块,如今变成集无人机培训、展示、应用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场所。
25日上午,一台中型无人机摆放在基地草坪,旭日蓝天科技有限公司教练曹灿正在演示无人机绕桩飞行等技能,“此类飞行器用途广泛,可用于智慧物流、消防应急、低空巡查等领域”。
“基地以CAAC执照培训、低空领域行业专项培训及飞行体验为抓手,聚力培育低空产业人才。”曹灿介绍,目前已成功开设首期CAAC执照培训营,共有22名学员参与。
记者看到,现场利用集装箱板房构建了培训区与无人机展示区,室外设置绕桩训练等实践场景。场地后方保留并优化了原停车场规划,为市民参观学习提供便利。
武汉城兴产业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冲介绍,随着国家及武汉市对低空经济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将这个地块打造为低空经济产业试点项目正当其时。
据介绍,当前项目计划以白沙滨江飞行营地与展示中心为中枢,联动誉江南小区、杨泗港大桥及洪山江滩等资源,在3公里半径内闭环低空城市政务、低空城市物流、低空城市研学、低空城市文旅四大类场景,打造“15分钟生活圈”城市滨江低空场景综合应用区。
其中,低空城市政务主要将无人机用于城市巡查,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低空城市物流则打通空中渠道,实现各类物品快速配送;低空城市研学依托飞行营地的优质资源,为科技爱好者提供体验场所;低空城市文旅则结合各个景点,开发“空中游览”项目,让市民和游客从全新视角领略武汉魅力。通过这些场景的落地,让低空经济真正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记者了解到,目前,项目方已与洪山区张家湾街道深度对接,将利用无人机开展防溺水监测等城市综合治理应用场景的试点工作。
当前,洪山区低空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启动,已吸引200余家上下游企业,形成全链条场景。其中,无人机整机制造、智慧物流枢纽、飞行器展示等应用场景规划布局集中在青菱、天兴洲片区,而此处将依托洪山江滩得天独厚的空间优势,联动白沙滨江展示中心和飞行营地的功能价值,打造多元化的城市滨江低空体验应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