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话,尤其是武汉话,不熟悉的人常常把它与四川话等同起来,平常听惯了并没有觉得它有什么异样,甚至感觉它在方言小品中还特别出彩,那表情达意的特殊功能和演出效果,恐怕是用普通话和其他方言难以企及的。
不知您注意到没有,随着文明城市的创建日益深入人心,也随着普通话的日益普及,日常会话中的大音量正在明显减少。不妨让我们一起到那些曾经“盛产”大喉咙的几个标志性场景去实地体验一下吧。
首先,来一次公共交通沉浸式出行体验吧。在公交车、地铁内,除早晚高峰时段乘车稍显拥挤外,其余时段基本都有座位,即使人满,凭我们老人的过闸刷卡提示,也常有年轻人主动让座,在连声道谢之后就座,真真体会到江城和谐友善的新风。如今乘坐公交地铁,除了能感受武汉交通所带来的方便快捷外,也有某种心满意足的舒适感。
接下来,来一趟美食旅居式打卡,到酒店、餐馆等热门场景去看看。即使在节假日顾客较多的餐馆酒店用餐,会话音量仿佛有了人工智能自动调节装置,总能在酒店香氛系统、餐厅音乐系统中轻轻和着,娓娓道来,很少有面红耳赤大嗓门。
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共建人,我们真诚期待,一起呼吁让文明建设深入到更为广阔的领域,发挥好更大的作用。
余最玲(79岁)
武昌区水果湖街道武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