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10多年坚持热天开窗睡觉做测试

老伯研发出数控灭蚊灯

    郭代银和他发明的数控灭蚊灯。

    记者史强 摄 

    武汉晚报讯(记者史强)尝试做米酒却无意发明了新型诱蝇剂,受家用报警器启发研发出灭蚊灯数控系统。76岁的郭代银25年致力发明新型灭蚊灯,其间先后获得3项专利。他坚持10多年热天开窗睡觉亲身测试灭蚊灯效果。

    10月10日,记者在武汉市武昌区华锦社区见到76岁的郭代银时,他向记者展示了数控灭蚊灯,只见其高50厘米,宽19厘米,灯具周身都是栅格状金属网,中间是一根自来水管大小的玻璃灯管。

    当晚,记者在自家阳台现场进行了试验,只要蚊蝇触碰到金属栅格,就会遭到电击,发出“啪”的一声脆响,随后显示屏上就会留下一条记录。短短2分钟,灭蚊灯就诱杀了9只蚊子。

    郭代银曾当过工人,也开过工厂,平时爱好就是搞发明。2000年,郭代银搬进了新家,发现总是有苍蝇飞入。他到市场上一打听,发现当前灭虫灯使用的诱虫剂只能引诱蚊子。一次偶然机会,他把本地两种不同米酒按比例兑到一起,不仅可以饮用,还能吸引苍蝇。2004年,他为这种新型诱蝇剂申请了专利并获得授权。

    解决了引诱剂的问题,郭代银从市场上买了一些灭蚊灯试用,但发现效果都不好,还存在安全隐患,他又开始琢磨。2008年,他研发高压电网蚊蝇捕灭器成功并申请了专利。他将电路重新设计,利用电路单元储存电能,灭杀完成后电网自动断电3至5秒钟,节能的同时防止人员触电。

    怎样判断灭蚊灯效果?郭代银受家用报警器启发,研发出了数控系统,2018年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蚊蝇触网后,电网的电压会在瞬间产生3伏的波动,这个波动通过电路记录并显示在屏幕上,有助于人们调整防蚊蝇手段。

    郭代银告诉记者,为了掌握新式灭蚊灯效果,他坚持10多年热天开窗睡觉,亲身测试。除了这三项专利外,郭代银近年来还研发出了远程控制系统,只要将特制的小配件加装到灭蚊灯上,用户就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上查看灭杀蚊蝇的数量。

    用户张伯年使用这款新式灭蚊灯已有5年,每年从6月份一直用到10月份。他告诉记者,今年平均每晚可以灭杀蚊蝇近10只,“自从使用这款灯后,家里就再也没买过灭蚊驱蚊药”。

    郭代银表示,数控灭蚊灯研发成功后得到了一些企业的关注,但因为种种原因至今尚未正式进入市场。包括灭蚊灯在内,他有多项发明愿意拿出来帮助年轻人创业,让发明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