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为高龄独居老人构建多维“关爱网”

    青年志愿者与老人下棋。

    武昌区人民政府黄鹤楼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张劲

    【案例背景】

    “有什么需要,随时给社区打电话,我们一定第一时间来!”“阿姨,您血压有点高,每天盐要少吃。”这一句句真诚的关怀,是武昌区黄鹤楼街道“鹤耋安”高龄独居老人关爱项目的生动缩影。

    在黄鹤楼街道6.1万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居民达1.04万,老龄化比例达17.05%。其中高龄、独居老人普遍面临着“安全无保障、生活无人管、健康无呵护、精神无慰藉”的现实难题。为破解这一困境,进一步营造“黄鹤楼下是我家”的街区氛围,今年以来,街道启动“鹤耋安”高龄独居老人关爱项目,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多元参与的养老服务新模式,逐步构建起覆盖生活照料、健康守护、精神关怀的多维“关爱网”,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幸福愿景成为现实。

    【治理办法】

    多元精准服务

    构建“老有所依”生活守护圈

    “王奶奶,最近降温了,您要多添衣服,注意保暖。”九龙井小区80多岁的王奶奶子女常年在外,社区网格员几乎每天都会上门探访或电话问候,还常常顺手帮助打扫卫生、检查水电安全。这样的暖心场景,是街道“鹤耋安”项目生活照料服务的日常缩影。

    “生活上的事情解决了,老人才有安稳日子过。”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鹤耋安”项目以精准服务为切口,从安全保障到日常照料,织就了一张密实的助老生活网。

    项目启动之初,街道组织社区网格员为辖区80岁以上高龄独居老人建立 “一人一档” 动态台账,精准掌握老人个人信息、健康状况与特殊需求,为后续精准服务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一系列生活助老举措逐项落地。街道联合专业机构为30户高龄独居老人免费安装燃气报警器、自动切断阀和专用金属软管“安全三件套”,从源头防范燃气泄漏风险,保障老人居家安全,将老人住所纳入社区保安每日必巡点位,建立“人防+物防”双重安全屏障。

    日常照料中,街道凝聚社区工作者、楼栋长、党员、商户联盟成员及热心居民等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提供定期上门探访、居室清洁、物资代购等服务;专业维修志愿者免费帮老人换水龙头、通下水道,让“小麻烦”不再成为“大困扰”。

    针对“吃饭难”问题,街道依托社区食堂开设助老专窗,并由“黄小蜂”志愿服务队提供上门送餐服务,服务覆盖辖区5个社区的100余位老人;多家爱心企业还为老人捐赠米面油、羽绒被等实用物资,让敬老爱老的暖流在街区涌动。

    医养融合赋能

    织密“老有所养”健康防护网

    “您的血压控制得不错,药一定要按时吃。”每月,黄鹤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都会准时上门,为腿脚不便的独居老人陈爷爷体检,家庭医生的定期到访成了他的健康“守护神”。

    为守护老人健康,街道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搭建起“1+1+N”健康服务模式,由1名家庭医生、1名健康护士和多名社区工作者组成服务小组,为老人建立动态电子健康档案,提供每周电话随访、每月上门体检、每季度健康评估等健康服务,目前已累计开展上门诊疗服务30余人次。

    同时,街道以深化“区域化党建”为契机,整合联动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辖区共建单位资源,开展健康科普、专家义诊等活动。今年已组织社区义诊20场,为100余位老人提供免费检查与诊疗建议,通过发挥党建“黏合剂”作用,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至老人身边。

    科技赋能为健康防护增效。街道以彭刘杨路人工智能养老实验社区建设为契机,为高龄独居老人配发健康手环、床头拉绳报警器、烟感报警器等智能设备,实时监测心率、血压、活动轨迹等,数据同步接入人工智能养老平台,实现 “智慧守护不打烊”。

    精神关怀暖心

    打造“老有所乐”幸福生态家

    “孩子们一来,家里就热闹了!”提起定期上门的学生们,生物宿舍小区的独居老人脸上满是笑意。在花堤社区,6名武汉市第四十五中学学生与4名高龄独居老人建立了长期结对关系,孩子们的陪伴不仅缓解了老人的孤独,也让自身收获成长,勾勒出“老小互促、双向受益”的温馨画面。

    这是街道深耕精神关怀的一个缩影。除社区网格员定期上门慰问外,街道还发动党员、青少年、新就业群体、退役军人等多元力量,开展“暖心结对”陪伴行动,为老人提供情感支持、精神慰藉。花堤社区“蓝骑先锋”志愿服务队为老人送关怀、清积水;西厂口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定期上门送物资、除隐患,让老人感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

    【成效与启示】

    为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街道结合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和重要节点,累计开展15场主题活动;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颐养中心等阵地,定期组织手工、观影等多样文娱活动81场,服务老人120余人次,帮助老人扩大社交圈,增添生活乐趣。

    从“安全卫士”守护居家平安、助老餐暖胃暖心,到家庭医生上门问诊、智能设备实时护航,再到志愿者暖心陪伴、文娱活动丰富多彩,黄鹤楼街道“鹤耋安”项目用精准服务回应老人需求,用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能,用多元参与凝聚助老合力,让辖区内百位高龄独居老人的晚年生活愈发安心舒心,也让“黄鹤楼下是我家”的街区氛围越发浓厚。

    未来,黄鹤楼街道将继续深化“鹤耋安”项目品牌建设,推动资源整合、服务优化,让宜居生活圈、健康防护网、幸福生态家更密、更牢、更暖,探索可持续、可复制的基层养老服务路径,绘就“银龄安居,夕阳更红”幸福画卷。

    通讯员周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