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青山区东南隅,白玉山街道承载着武钢第二生活区的历史记忆,但也面临着特殊的发展挑战:3.2万常住人口中,近30%为60岁以上老年人,老旧房屋历经40余年风雨,电线老化、设施陈旧等安全隐患与日俱增。面对“银发浪潮”与“安居困境”叠加的现实,街道党工委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实施“医养护航、工程惠民、服务便民、智慧安防、应急强基、共治聚力”六维举措,将民生“痛点”转化为幸福“支点”,书写基层治理新答卷。
医养护航
“家门口的医生”叩开“健康之门”
“多亏了医生上门,我的中风问题得到很大改善!”康达社区79岁的鲁婆婆握着医生的手连连道谢。针对老年群体“看病难、问诊远”的困境,今年3月14日,白玉山街道与武钢二医院签订党建共建协议,联合推出“行走的药箱”和“家门口的医生”,共同打造党建品牌。
6月11日,由武钢二医院副院长何文斌带队的医疗团队,走进4户重症患者家庭开展“敲门行动”, 医护人员不仅现场进行血压血糖检测、慢性病诊疗指导,还手把手教会家属日常护理技巧,并送上慰问物资,送医、送药、送健康到居民手中,街道工作人员同步建立“健康档案+需求清单”,为后续精准服务夯实基础。
今年以来,武钢二医院联合街道、社区、村已开展义诊99场、覆盖4461人次,健康宣教活动21场、覆盖970人次;开展入户走访15户,为242位居民提供了门急诊服务,为28位居民提供了住院导诊服务,为区域内374位失能失智居民、肿瘤重症家庭、高龄慢病家庭等提供上门送医服务,真正实现“健康有人管、疾病有人治”。
政企共建
惠民工程铺就“民生幸福路”
青山区烟草专卖局与街道的深度合作,为民生改善注入新活力。“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滑倒啦!”今年5月,在青山区烟草专卖局的支持下,康寿社区3街61门、62门间的200平方米人行道路面完成改造,困扰居民多年的道路破损、排水不畅问题得到解决,昔日坑洼不平的“闹心路”变身平坦整洁的“幸福路”。此外,在去年的“清洁家园”行动中,青山区烟草专卖局为红胜村捐赠了一批清扫工具,组织知音志愿服务队参与清扫村道、清理沟渠,清除杂物等,助力打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农村人居环境。今年“七一”来临之际,青山区烟草专卖局将对150名困难党员开展慰问活动,并发放慰问金。双方还将进一步拓展党建共建领域,为基层治理和民生改善持续释放共建红利。
此外,近年来,通过政企共建,白玉山街道还完成了许多民生实事项目,如在青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下,以及青山国投集团、青山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出资支持下,完成红胜村21号明渠道路维修改造项目;在辖区企业先源工贸、驰骋建材,以及中铁十一局等共同出资支持下,完成火官村21号公路电厂延伸路修缮工程。
小工匠联盟
服务触角延至“最后一米”
缝纫机“哒哒”作响、理发推子轻快穿梭……在白玉山街道的“民生集市”上,“小工匠”志愿服务队成为最亮眼的风景线。街道聚焦老百姓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挖掘群众身边的“能人巧匠”,组建7支志愿服务队,形成家电维修、管道疏通等六大类服务的“工匠联盟”,通过“线上点单+线下服务”模式,深入到居民特别是“老弱病残独”等特困群众家中解决难题。居民只需一个电话,志愿者24小时内上门响应。今年以来,街道12个社区每月轮流开展一次“小工匠”志愿服务活动,在“民生集市”活动现场,还配套开展义诊、普法讲座、反诈宣传等,目前已累计服务群众超1500人次,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智慧消防
科技赋能织密“防火天网”
“嘀嘀嘀……”康美社区独居老人徐婆婆家的烟感报警器突然响起,网格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扑灭了老式抽油烟机引发的火情。这得益于街道与中国电信合作的“智慧消防”工程——为辖区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免费安装物联网烟感报警器。该设备可实时监测烟雾浓度,一旦超标立即触发声光报警,并同步向亲属、社区网格员推送预警信息。迅速定位并通过电话语音、平台短信向亲属、社区网格员推送预警信息。目前,1200余户家庭已完成安装,实现“人防+技防”双保险。“有了这个‘电子哨兵’,我们在外工作也能安心了!”徐婆婆的家属感慨道。下一步,街道将把烟感报警器延伸至200余户餐饮等商户,提升火灾早期预警与风险防控效能。
同时,蔡家湾中学旁新落成的消防执勤站,正以“家门口的消防队”姿态守护一方平安。针对老旧小区消防救援“最后一公里”难题,街道联合青山消防救援大队等单位,经过多次实地勘测、方案比选,建成集消防器材储备、应急演练、安全宣教于一体的消防执勤站,为居民安全保驾护航。
“五联”共治
融合发展激活“治理密码”
面对辖区村居交叉、治理权责不清的难题,街道创新推出“组织联建、理论联学、环境联管、文明联创、治理联动”五联融合模式。
今年以来,群力社区、村多次联合开展学习教育、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火官社区、村联合召开村居议事会3次,拟定惠民项目18个,安装、维修路灯12盏,清理堵塞沟渠1300米,更换村湾破损勾臂垃圾箱2个、垃圾桶15个;同兴社区、村联合开展清洁家园活动11次,重点清理绿化带、路面等堆积垃圾;五一社区、村共同开展“传承雷锋精神”便民服务等活动8次。最让居民称赞的是治理联动成效——火官社区与村共同修缮自备电厂路,五一社区与村合资修建排水渠,彻底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出行难、内涝问题。“以前村和社区各管各的,现在拧成一股绳,办事效率翻倍!”火官社区郑阿姨由衷感叹。
从“老有所医”到“居有所安”,从“小事快办”到“难题共解”,白玉山街道以党建引领破题,用实干担当作答,将一项项民生工程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未来,街道将持续深化党建与民生的深度融合,以更精准的服务、更创新的举措,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温暖答卷。
撰文/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