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孩子这个习惯可能引发感染

    武汉晚报讯(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官笑涵)孩子嘴里长疙瘩,家长担心是肿瘤,就医检查后发现,这是反复咬嘴唇导致的口腔黏液囊肿。不过医生也提醒,这类囊肿自行刺破可能引发感染,反复发作还容易形成硬结或瘢痕,要积极预防。

    前不久,魏女士发现3岁的儿子宸宸(化名)下唇内侧有个粉白色的小疙瘩,约黄豆大小,以为是上火长包,调整饮食一周小疙瘩依然没消退。魏女士以前看过体表肿瘤科普,担心是小肿瘤,赶紧带孩子去武汉儿童医院就医。

    接诊的整形颌面外科主治医师张勇发现,宸宸时不时咬嘴唇。得知他平时也爱咬嘴唇,张勇判断,宸宸因为反复刺激嘴唇,导致了口腔黏液囊肿。随后,张勇通过微创手术切除囊肿。7月1日复查,孩子恢复良好。

    为什么咬嘴唇会引发囊肿?张勇解释,很多儿童都有咬嘴唇的习惯,这个小动作的反复刺激,会损伤口腔黏膜下的小唾液腺导管,堵塞唾液分泌“通道”,形成囊肿。该科负责人韩崑介绍,以前曾接诊患儿,家长自行用针挑破口腔黏液囊肿,结果引发感染。所以,如果孩子平时爱咬嘴唇,家长最好及时干预、引导,避免反复刺激;如果孩子已经长了口腔黏液囊肿,最好及时就诊,请专业人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