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8月12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男女厕位可按需切换

武汉首座“潮汐公厕”启用

    市政盲道延长至公厕内部,方便特殊群体。 

    潮汐厕位的标识牌可以根据排队情况进行切换。

    记者陶常宁 摄

    武汉晚报讯(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周玉琴 肖赟 彭杰)8月11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汉阳桥头的一座公共厕所全面升级后开放了,市民游客惊喜发现,这里不仅增加了休息区,男厕、女厕标识牌变成了活动式的,可根据如厕游客的人数进行切换,减少排队。

    11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长江大桥汉阳桥头,公厕位于龟山风景区南门旁边,是逛大桥、游龟山的必经之路。

    “这座公厕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厕位少、男女比例不合理、设施陈旧、服务功能单一等问题愈发突出。”汉阳区城管执法局环卫科负责人杨艳介绍,今年春节假期,这座公厕的日均如厕人流量达2000人次,排队影响游客体验,改造正是为了破解这一难题。

    记者看到,经过全面升级的公厕外观采用灰砖白墙,与龟山自然景观和谐融合。厕所还搭建了遮阳棚,下设花坛与座椅,可供市民游客游憩,还能遮阳避雨,成了集如厕、休憩、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城市驿站公厕”。

    “此次改造的最大亮点,是打造武汉首座‘潮汐公厕’。”汉阳区城管执法局公共厕所管理站副经理张德宝向记者介绍,这里共设置了6个无性别“潮汐厕位”,能通过切换标识牌,根据人流量动态调整男女厕位比例。通过这种灵活调配,蹲位容量相当于增加70%,高峰时段等待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公厕管理员史红珍现场演示,如果如厕女性开始排队,她将在3分钟内切换标识牌,“再也不会出现男厕空着、女厕排长队的情况了”。

    除了缓解如厕压力,公厕改造更注重细节处的人文关怀。新增的“第三卫生间”里,母婴料理台、安全座椅、儿童专用洁具、老年人安全扶手、紧急呼救器等设备一应俱全。市政盲道也延长至公厕内部,为特殊群体提供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公厕功能还向“便民驿站”延伸。其公共区域预留了自动售卖机和便民充电区,厕内还配齐了厕纸、洗手液、烘手器、温水洗手装置,加上空调和新风系统,舒适度大幅提升。

    “今天天气凉快,我特意来看看雨中的长江大桥。这个厕所不仅干净,‘潮汐’功能设置,让我感觉非常温馨和方便。”当日,来自河南驻马店的游客李女士为这座公厕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