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多元共建“和美吴兴”

    社区拥有多个志愿者团队。

    端午节,社区开展香囊DIY活动。

    召开四方联动会议,解决居民困难。

    社区宣传防溺水。

    东西湖区吴家山街道吴兴社区党委书记 熊志峰    

    【案例背景】

    基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近年来,东西湖区吴家山街道吴兴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推行“五零”工作法,通过织密服务网络、激活多元主体、深化平安建设、精准落实惠民政策,打造出“朝夕相伴 吾叟童兴”的社区治理新品牌。2024年,社区累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数十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余件,交出了一份既有温度又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治理办法】

    党建引领: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社区创新的“五零”工作法——通过搭建“红色议事厅”“民情恳谈会”等协商平台,将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党员代表、居民骨干等力量整合为“治理共同体”。社区常年召开居民议事会,解决充电桩安装、健身器材更新等民生问题,实现社情民意“零盲点”。

    针对“一老一小”特殊群体,社区党委联合专业社工机构打造“朝夕相伴”品牌:为老年人开设智能手机培训、防诈骗讲座等赋能活动,组织儿童开展非遗剪纸、红色故事会等文化活动,全年服务超2000人次。

    每天清晨,“党员义务巡逻队”都会准时出现在背街小巷。这支由退休党员组成的队伍,三年累计发现并处置安全隐患数百起。社区还培育了矛盾调解、家电维修等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其中“银发调解团”多次成功化解家庭纠纷。通过“双报到”机制,多家共建单位的下沉党员认领了微花园改造、爱心课桌等13个微心愿,开展清洁家园行动47次。

    平安筑基:

    织密社区稳定防护网

    社区通过“法律顾问坐班+邻里调解”模式,成功化解装修噪声、宠物扰民等矛盾纠纷多起,“12345”热线办理满意率达100%。针对重点人群,社区建立“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对刑释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为问题青少年链接职业院校资源,对精神障碍患者实行“医生+网格员”双随访,全年未发生肇事肇祸事件。

    通过专业检查+居民自查相结合,社区全年整改飞线充电、占道经营等隐患多处。创新推出的“消防体验日”活动,组织居民实操灭火器使用、逃生绳结打法。这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做法,使社区没有出现过火灾情况。

    民生为本:

    绘就幸福生活新图景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窗口,居民办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事务非常便捷。2024年,社区累计发放各类补贴补助数万元,惠及各类群体近2000人次。特别针对独居老人推出的“爱心敲门”行动,通过定期送餐、代购药品等服务,让22户失独家庭感受温暖。

    社区通过“五社联动”机制,引入多家社会组织开展助餐、助浴等服务;暑期开展托管班减轻家长压力。

    文化润心:

    培育社区文明新风尚

    元宵节的猜灯谜、端午节的香囊DIY、重阳节的敬老宴……吴兴社区“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已成为居民翘首以盼的文化盛宴。社区学校坚持开展老年人、青少年、待业人员等7类人员培训活动,培训3000余人。不仅为居民提供了精神食粮,更为部分居民再就业赋能。

    在社区“环境清洁日”,总能看到共建单位志愿者清理卫生的身影。全年整治“牛皮癣”1600余处,增设垃圾分类亭多个,补植绿化带数百平方米,社区实现了从“脏乱差”到“净靓美”的蝶变。

    【成效与启示】

    围绕“党建+志愿服务”主题,社区大力发展“朝夕相伴 吾叟童兴”治理品牌项目,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彰显党建品牌。深化“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联动治理模式,社区把楼栋长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作为落实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发挥了“纽带、凝聚、服务”的积极作用。结合社区实际,开展各项活动,有效推动党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共建共享格局。

    社区以建设“和美吴兴”为目标,利用每周清洁家园活动,推动了社区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实现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为共建美好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讯员郭思敏 实习生殷曌明 张斯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