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2024年09月10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做工科事,怀人文情”

华科大研究生调节饮食捐髓救人

    马广豪成为湖北省第669位、全国第18416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武汉晚报讯(记者李慧紫 通讯员章晟)9月9日,为救助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马广豪(化名)在武汉市中心医院经过四个半小时的采集,捐献251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为患者送去生的希望。他成为湖北省第669位、全国第18416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马广豪23岁,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名在读研究生,也是一名中共党员。今年5月22日,他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工作人员介绍了捐献的相关事项,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马广豪在电话里便同意了。“没有多想,当时加入捐献行列,就做好了这个准备。”

    时间追溯到2022年,马广豪在华中科技大学读大三。5月的一天,他看到学校有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路演宣传,此前已有献血经历的他上前了解,得知是中华骨髓库发起的,他填表采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当时加入的时候,没想过这么快匹配上。”同意捐献后,马广豪很激动,挂了电话,便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了朋友们。“大家非常支持我做的这个决定。”

    今年7月底,正在外地进行暑期实践的马广豪接到中华骨髓库打来的电话,需要他前往定点采集医院抽血进行高分辨检测。几天后,他从外地赶回武汉,因患者情况比较紧急,体检和高分辨检测他一天之内做完了。“常规两项检测之间会间隔1个月左右,同一天进行的话,相当于他多抽了2试管血样进行配型检测。”工作人员介绍。

    一段时间后,高分辨检测通过,但体检结果显示马广豪尿酸有一点高,需要调节饮食,医生告诉他要少吃海鲜、豆制品等。接下来的日子,马广豪深感责任之重,注意调节饮食,骑车往返寝室与学院时,他都格外谨慎,怕发生意外扰乱了捐献计划。

    9月4日,他开始住院,5天注射了9针药物动员剂后,正式进行采集。捐献当天,马广豪所在的学院党委书记、辅导员等人过来看望他,学院党委书记称他是学院第5例进行捐献的,高度赞扬了他的奉献精神,叮嘱他好好休息,让身体恢复。马广豪说:“杨叔子院士曾讲过‘做工科事,怀人文情’,这段话使我印象深刻,更深层次地感受到了华科大人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