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饮料可以放心喝?67岁的陈女士用亲身经历给出否定答案。因把无糖可乐、0糖电解质饮料当水猛喝,这名“资深宅女”两周前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酮症,合并尿路感染、低钾血症,经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老年病科一周救治,9月15日其症状终于得到控制。
陈女士体重指数(BMI)达29,属超重人群,退休后几乎“长”在沙发上:刷短视频、在网上打麻将,除了吃饭、上厕所,几乎不离开座位,连散步等简单活动都极少参与。今年7月,儿子为让母亲“健康解渴”,成箱购买无糖可乐和0卡O糖电解质饮料。陈女士就此告别白开水,日均3瓶起步。两个月后,她出现视物模糊、体重骤降,继而出现腹痛、乏力等症状,在社区医院测出高血糖,但治疗一周无效,反而出现心悸、尿频。9月8日,家人将其送往长江航运总医院老年病科一病区就医。
“问题就出在‘无糖’上。”接诊医生龚程介绍,患者超重且长期宅家不动,本身就存在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问题。近年研究证实,无糖饮料常用阿斯巴甜、蔗糖素等代糖调味,会破坏肠道有益菌群平衡,从而引起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大脑和胰腺被“骗”分泌大量胰岛素,却无葡萄糖可分解,长期“空转”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多因素叠加,最终诱发酮症。
感染会引发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又会助长感染加重,形成恶性循环。该院老年医学中心负责人肖鸣主任医师依据糖尿病规范诊疗指南为陈女士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同时叮嘱陈女士立即停用“无糖”饮料,改喝白开水,搭配低盐低脂饮食及适度运动。
肖鸣提醒,老年超重人群首选饮品是白开水、淡茶,选饮料时要避开含阿斯巴甜、安赛蜜等成分的“无糖”产品;生活中需坚持低糖低脂高纤饮食,多吃粗粮蔬菜,搭配适量优质蛋白,餐后进行30分钟舒缓运动,多措并举方能科学守住代谢健康。
通讯员周珊